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各省中考 - 黑龙江中考 - 大庆中考 - 正文
2012年大庆市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
来源:大庆市教育局 2012-3-1 18:32:59 【字体:小 大】

2012年大庆市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

2012年,全市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: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,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,以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,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,着力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公平,着力于特色多样打造优质品牌,着力于项目建设扩大教育投入,深化教育改革,加强重点领域建设,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更大贡献。
一、着力于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,全面加快学前教育发展
1.推进公办园建设。全面落实《大庆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》,召开幼儿园建设推进会议,与县区签订责任状。新建改建城乡公办园90所,其中新建公办园30所,维修改造现有公办园10所,改建村级园50所。公办园数量达到全市幼儿园总数的45%,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65%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3%,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。
2.扶持发展民办园。协调有关部门,制定和完善扶持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、低收费学前教育服务政策,依法落实民办园地位和待遇,指导和帮助现有民办园不断发展提升,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幼儿园,加强民办园管理,加大无证园监管力度,全市民办园总数达到300所以上,形成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格局。
3.规范幼儿园管理。大力推进幼儿园规范化建设,创建一批质量高、有特色的示范性幼儿园,发挥辐射引领作用。突出准入、安全、收费、保教管理,全面贯彻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,防止和纠正“小学化”倾向。
二、 着力于促进均衡公平,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
4.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。科学规划,强化指导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力争再有25所学校通过标准化验收,城乡综合达标率达到40%,加快推进区域均衡。
5.大力改善办学条件。协调有关部门,抓好青龙山、兰德、富强等地区配建学校项目建设。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,制定薄弱学校改造计划,加大资金投入,确保改造项目顺利实施。抓好校舍维修改造,全市维修改造学校80所以上。继续整合教育资源,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1所,撤并学校18所。抓好校安工程收尾项目推进,完成38所学校维修加固工程。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和农村中小学供暖给予补贴。加强学校功能室建设,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更新投入。
6.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。全面总结10年课改经验,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,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,突出地方和学校特色。健全完善质量评价体系,抓好各年级质量监测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,促进内涵发展。
7.加强民族教育、特殊教育。落实民族教育政策,推进“双语”教学,提高民族教育水平。发挥市特殊教育发展中心作用,加快发展县域特殊教育,提高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比例,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。
三、着力于优质特色多样,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
8.推动优质、特色、多样发展。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,发挥省级示范性高中引领辐射作用,改造提升10所薄弱高中。配合有关部门,推进大庆四中、二十三中学、实验中学二部等迁建项目建设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。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.6%以上,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力争达到86%以上。
9.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。加强课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,重点抓好与考改的有效衔接,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。合理安排各年级教学计划,做好选修模块课程开设工作。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审定制度,逐步形成学校课程特色。加强校际之间交流与合作,实现优质资源共享,提高办学效益。
10.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突出教学中心地位,完善质量评价体系,加强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和课题研究,努力构建高效课堂。抓好高三年级备考工作,继续保持高考全省领先水平。
四、着力于扩大规模打造品牌,全面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发展
11.强化基础能力建设。配合相关部门,推进职教园区和大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。完善资金保障机制,加大职教投入力度,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。
12.打造名优职教品牌。围绕支柱产业、新兴产业发展,调整专业设置,优化专业结构,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重点专业和品牌学校。力争建成3-5个省级重点专业、1所省级特色学校。
13.扩大规模提高效益。全面实施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,落实职教免费和资助政策,力争新招中职学生5000人以上,在校生规模达到1.2万人以上。继续开展技能比赛,提高学生专业技能。进一步规范民办中职学校管理,提升办学水平,增强吸引力。加强中职学生毕业升学和就业指导,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。
14.强化培训工作。抓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、在岗职工技能培训、再就业培训和各类短期培训,全年完成培训25万人次以上。
五、着力于提高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,全面推进校地双赢发展
15.进一步完善政策,拓宽领域,加大引进和支持力度,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。重点推动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,在现代农业、石油化工、生物制药、文化创意、服务外包、康复保健等领域,以及都市文化建设等方面,实现双赢发展。继续支持高校做大做强,努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。
六、着力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,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
16.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》,创新思路,突出特色,抓好《学科德育指导纲要》实施,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基地、社会实践基地建设,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建设,完善学校、家庭、社区“三位一体”的德育工作机制,推进实施“铁人故事和油田创业历史进校园工程”,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,强化青少年法制、诚信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培养责任意识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17.加强体育艺术卫生工作。继续实施体育艺术“2+1” 项目、“阳光体育”和大课间活动,强力推进落实“每天锻炼一小时”要求,纳入学校课时计划。广泛深入开展体育艺术教育“魅力课堂、动感课间”主题活动,确保国家、省、市各项要求落到实处。命名全市首批特色学校,推进学校特色发展。加强常规教学检查和管理,夯实艺体教育基础。组织好各项艺体赛事和艺体考试,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。加强学校卫生管理,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,做好学生常规体检和升学体检工作。继续抓好学生近视、传染病防控工作,发挥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作用,建立健全近视学生视力监测档案。强化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饮用水监管,健全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,防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。
18.加强国防教育。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》,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组织国防知识讲座和学生军训工作,强化国防安全意识,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19.加强生命健康教育。深入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生命教育,针对青春萌动期特点,开好性教育课。
20.加强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管理。全面落实《黑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细则》,抓好中小学实验室的建、配、管、用,开齐开全各类实验课程,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。
21.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。积极推进“班班通”工程,提高设备终端普及程度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,促进教学内容、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。打造精品教育门户网站,强化校园网络安全建设,开展校园网站评比、数字化示范校创建、电脑制作和机器人竞赛等活动,搭建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,广泛征集精品课例、优秀课件等,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,实现虚拟互动、异地交流、资源共享,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。
22.深化中考改革。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调整方案,组织好新增加的史、地、生3学科考试工作。
23.强化减负工作。创新评价办法,完善评价体系,全面实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,规范教材、教辅资料选用行为,严格执行作息时间,控制各学段作业量,大力减轻学生负担,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。
七、着力于优化结构提升素质,全面加强教育队伍建设
24.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坚持把高尚师德作为立身之本,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,深入开展“学规范、强师德、树形象”主题教育活动,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评价监督机制,深入开展专项评估工作,选树一批先进典型,大力宣传模范事迹,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尊自律,树立崇高教师形象。
25.强化专业培训。充分发挥市、县(区)两级教师进修院校作用,继续推进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,拓宽渠道,创新形式,注重实效,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、名校长、名教师来大庆开展专题培训,到国内教育发达地市挂职培训等形式,切实强化行政管理干部、校长、班主任、教师和教研员五支队伍建设。突出抓好校本培训,推进校际间交流与合作。实施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工程,搞好幼儿教师、农村教师、骨干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培训。全年培训校长350人次以上,培训教师5000人次以上,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。
26.推进科学管理。进一步完善学校用人机制,落实政策待遇,配合有关部门,通过公开招聘、内部调剂、择优引进等方式,充实师资力量,优化队伍结构。开展学前教育师资需求情况调研,抓好新建幼儿园师资配备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,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。做好教师职务评聘、优秀教师评选推荐等方面工作。
八、着力于安全稳定和谐,全面优化教育事业发展环境
27.加强校园安全工作。深化安全宣传教育,组织师生开展地震、火灾、交通事故等逃生演练,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。加强安全管理,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校车管理办法,实行安全工作例会、一票否决、安全信息报送和安全事故零报告等制度,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,完善工作机制,强化防范措施,加大督导检查力度,开展经常性安全隐患排查,消除安全隐患,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。实施校车安全工程,完善管理机制,加大监管力度,确保校车安全。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,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,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。
28.加强教育法制工作。全面实施教育系统“六五”普法规划,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,进一步增强干部师生法律意识,提高学法守法用法能力。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,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示范校20所,省级以上示范校达到25所。推进法制政府建设,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强化行政执法监督,规范行政执法行为。
29.加强招生考试工作。严格落实招生考试工作岗位责任制,强化考务管理,优化考试环境,严肃考风考纪,确保全年各类大型考试任务平稳顺利完成。
30.加强扶困助学工作。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,启动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、孤儿和残疾儿童救助办法。全面落实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、高中贫困生助学金、中职学校学生补助和免费政策。认真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工作。规范生活补助和助学金发放,定期开展专项检查,保证各项助学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,促进教育公平。
31.加强行业风气建设。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,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学校违规招生和公办学校、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治理工作。深入推进校务公开,扩展公开形式,丰富公开内容,努力打造“阳光校园”。继续开展“千人评议学校行风”活动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业风气。
32.加强信访维稳工作。严格实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,畅通信访渠道,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机制,处理好各类信访案件,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,维护教育和谐稳定。
33.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。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机制,加强与先进地市、学校的交流,全面扩大合作,创新思路,改进方法,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。
加强语言文字工作。深入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中华经典诵读基点校创建工作。组织第十五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。举办规范化知识竞赛、规范汉字书写、听说读写大赛、经典朗读等活动。做好普通话测试和培训工作。

 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    最新文章